青岛永良工艺品坐落在平度市新河镇,进入这里采访仿佛置身于一个草编工艺品的“王国”,沿路而立的草编工艺品企业比比皆是,草编加工点遍布乡村,巧夺天工的草编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。
三个“全国之最”是目前新河镇草编工艺品产业发展最有力的印证:草编工艺品生产加工总量全国最大,2005年,工艺品出口交货值近3亿元;机钉针数量全国最大,全镇拥有机钉针设备1200多套;从业人员总量和比重全国最大,全镇从事草编加工产业的人员达到1.3万人,占全镇总人口的60%以上。
从“帽庄”到“中国工艺品之乡”
新河镇草编生产历史悠久,据当地老人讲,100多年前,为了养家糊口,一些家庭妇女开始用各类杂草编成生活用品出卖,当时其“代表作”便是农村常用的草帽,以该镇龙湾姜家村等10余个村庄为中心,逐渐形成了以销售草帽为主的集市,被称为“帽庄”。
改革开放以来,新河镇草编工艺品市场逐渐形成气候,由秋冬季加工为主发展到常年加工,几乎所有的家庭主妇都从事草编加工,产品由原来单一的草编产品发展到草、柳、木制、机绣、机钉及其他天然纤维工艺品等多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,加工规模日益膨胀,业内曾有“全国草编看山东,山东草编看新河”的说法。永良工艺品公司成立于1999年,现在青岛、临沂建有自己的生产开发基地,在青岛、临沂、香港、台湾、韩国、美国加州、法国米兰、德国法兰克福有自己的设计团队、渠道团队、营销团队。并在国内有2万多平米的生产、QC、包装、辅料车间及高达3000多平米的产品展示中心,能提供给全世界的客人最需要的设计。目前,全镇草编工艺品出口生产企业发展到46家,有11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,草编工艺品90%以上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。
企业引领千家万户闯市场
2006年春季广交会上,平度市新河镇240多人的“交易团”成为广交会的一大亮点。据新河镇党委书记栾庆晓介绍,去年新河镇参加广交会的人员除了企业老板、业务员外,还有许多工艺品加工点的农户,参会人员占全镇总人口的1%。“平均每100个新河人中就有1个‘贸易型’的农民”,栾庆晓笑着说。目前,新河镇的46家草编工艺品加工厂,全都以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进行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。它们一头连着国际大市场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,形成了一道独特的“产业链风景”。就这样新河镇凭借着1.3万名拥有草编技术的庞大劳动力优势和农村取之不尽的黄草、玉米皮等资源优势,让草编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。黄草,就这样变成了金条。永良工艺品抓住这一契机,不断发展起来。
富民经济特色凸现
“不点火、不冒烟,看着电视做草编;不出门、不出院,轻轻松松把钱赚。”这是平度市新河镇农民编着草帽“编”出来的一句顺口溜。草编加工主要程序在加工点和农户,如一名家庭妇女手工编制,按每天加工10个草编篮,每个加工费2.5元计算,每天加工费可收入25元,用机钉工艺编制,每天加工费则在50元左右。2005年,全镇工艺品年产值近3亿元,其中1.5亿元是加工费,仅此一项,全镇农民人均增收约2500元。2005年,新河镇人均储蓄余额6612元,高于平度市平均数800多元。草编加工生产让新河农民实现了“生活宽裕”。
“草编加工不分地点、不分时间、不分男女老少,我们村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地转移。”新河镇郭刘村支部书记刘同坤告诉我们。在该村大街小巷、房前屋后,到处可见从事草编加工的农民。草编工艺品主要靠手工制作,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,吸引了大多数的新河家庭妇女参与其中,特别是为就业渠道狭窄的中老年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,形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妇女经济”、“炕头经济”。据了解,新河镇本地劳动力屡屡出现短缺现象,不仅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劳动力就业,而且莱州、昌邑等地的一些农村也受到新河草编业辐射,据估算,新河镇周边地区参与草编业的劳动力就有3000多人。
青岛永良工艺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发展、壮大,永良产品以时尚的款式、精细的做工、严格的交货期深受国外各大客户的赞誉。产品在Wal-Mart、K-Mart、TARGET、IKEA、GAP、CK、Carrefour、Home Depot、Kroger、Sears Roebuck、Costco Wholesale等大型国际连锁超市内销售火爆。深受Wal-Mart、K-Mart、TARGET、IKEA、GAP、CK、Carrefour、Home Depot、Kroger、Sears Roebuck、Costco Wholesale 买手及代理的好感。
推荐阅读:永良工艺品